《Linux就该这么学》培训笔记_ch06_存储结构与磁盘划分
最近在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存储结构和磁盘划分,就是指如何组织、管理和访问硬盘上保存数据的方法“其中较新版本的操作系统默认采用了更加高级别的ext4格式。
最近在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存储结构和磁盘划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因为对于任何一台计算机来说,存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电脑的使用效率。
那么,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会分享我的一些个人体验和感受,并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文件系统”。简单来说,“文件系统”就是指如何组织、管理和访问硬盘上保存数据的方法。在Linux下有很多种文件系统格式可用,比如ext2、ext3、ext4等等。其中较新版本的操作系统默认采用了更加高级别的ext4格式。
其次,在进行磁盘划分之前我们需要清楚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子目标。例如:如果只有一个硬盘并且你打算安装两个操作系统,则可以将硬盘空间平均分配给两个操作系统;或者如果你打算运行虚拟机,则可以将虚拟机所需空间从物理硬盘上剥离出来。
在进行磁盘划分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分区方式:MBR和GPT是两种不同的分区方式。MBR适用于较小硬盘(2TB以下),而GPT适用于较大硬盘。因此,在选择分区方式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2. 系统分区:系统分区一般包括/boot、/root、/swap等,其中/boot负责启动Linux内核;/root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根目录;/swap则是交换空间,主要作为物理内存不足时使用。
3. 数据分区:数据分区可以将各类文件分类保存,并且可以设置不同权限以保护重要数据安全性。例如可将/var/log放到单独一个数据分区中以便管理日志信息。
总之,在进行磁盘划分前务必慎重考虑并制定详细计划以避免后期麻烦和损失。
最后,我想说学习Linux并非易事但也没有那么难。只有通过持续学习和探索才能够真正地掌握它所具备的强大功能与特点。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Linux学习体验与感受,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