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插拔机制
linux下hotplug_uevent机制(热插拔机制)_fight_onlyfor_you的博客-CSDN博客_linux 热插拔
33.Linux-实现U盘自动挂载(详解) - 诺谦 - 博客园
48.Linux-普通U盘以及多分区U盘自动挂载 - 诺谦 - 博客园
开机启动脚本:
启动配置文件/etc/init.d/rcS分析 - 思禽 - 博客园
Linux脚本开头#!/bin/bash和#!/bin/sh是什么意思以及区别 - EasonJim - 博客园
linux下的shell脚本(基本) - 殷大侠 - 博客园
medv:
echo /sbin/mdev > /proc/sys/kernel/hotplug 作用解析_phmatthaus的专栏-CSDN博客_/proc/sys/kernel/hotplug
mdev详解_告别博客噜噜啦啦。-CSDN博客_mdev源码
linux中的热插拔和mdev机制 - 摩斯电码 - 博客园
目录
1.创建类
2.mdev.conf配置文件
3.啥是mdev
4.hotplug机制
5.开机启动脚本/etc/init.d/rcS
6.medv.conf配置文件
7.shell脚本
总结:
细节也不太懂,对于热拔插俺把逻辑搞顺就好
1.创建类
如创建字符设备的时候,使用class_device_create()函数,会导致medv的运行,medv会根据环境变量创建设备节点
使用insmod命令加载驱动时,上述过程就执行了,可以在/dev下看到加载的设备
2.mdev.conf配置文件
medv运行的时候,是会打开medv的配置文件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操作语句,有则执行配置文件的相关内容,如果没有就跳过。平时写的字符设备等,都没有写这个配置文件,就单纯创建设备节点就完事。
在medv.conf这个配置文件中,根据规则可以写下用户需要做的事情,不再仅仅创建设备节点,如加载磁盘、打印输出等等
3.啥是mdev
mdev是busybox提供的一个工具,相当于简化版的udev,作用是在系统启动和热插拔或动态加载驱动程序时,自动创建设备节点。文件系统中的/dev目录下的设备节点都是由mdev创建的。
4.hotplug机制
hotplug是一种机制(知道有这种机制就好),必须设置内核支持该机制,细节不清楚,反正linux系统对于热插拔事件的产生默认都是调用/sbin/hotplug,该程序通过加载驱动程序,创建设备节点,挂载分区等。如果系统中不是/sbin/hotplug来执行,而是mdev,那么用户应当在早期启动的时候将该执行档(包含绝对位置)设置进去,于是有了
echo /sbin/mdev> /proc/sys/kernel/hotplug,把/sbin/mdev写到/proc/sys/kernel/hotplug文件里。当有热插拔事件产生时,内核会调用/proc/sys/kernel/hotplug文件里指定的应用程序来处理热插拔事件。
a.插入U盘后,自动创建设备节点sda以及分区sda1
b.拔出U盘后,/sbin/mdev执行的结果输入到/sbin/hotplug中,hotplug运作创建和删除设备节点。
c.如果注释掉语句不用hotplug机制,无法生成/dev/sda设别节点
5.开机启动脚本/etc/init.d/rcS
启动配置文件/etc/init.d/rcS分析 - 思禽 - 博客园
echo /sbin/mdev > /proc/sys/kernel/hotplug语句是要早期开机时就要执行,所以写在开机启动脚本
基本用法
-------------
mdev有两个主要的用途:初始化常用设备和动态更新。这两个用途都要需要
内核的sysfs的支持并且需要把sysfs挂载到/sys。对于动态更新来说,你也
需要开启内核的热插拔功能。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代码段,从初始化脚本摘录:
[0] mount -t proc proc /proc
[1] mount -t sysfs sysfs /sys
[2] echo /sbin/mdev > /proc/sys/kernel/hotplug
[3] mdev -s另外一种写法,上面的代码段在没有procfs的情况下就变成了:
[1] mount -t sysfs sysfs /sys
[2] sysctl -w kernel.hotplug=/sbin/mdev
[3] mdev -s当然,一个更加“全面”的设置是需要在上面的代码段之前执行以下这些:
[4] mount -t tmpfs -o size=64k,mode=0755 tmpfs /dev
[5] mkdir /dev/pts
[6] mount -t devpts devpts /dev/pts对上面的代码进行一个简要的解释:[1] 在执行mdev之前需要将/sys挂载,
然后[2]当有设备被添加或者移除的时候,通知内核执行/sbin/mdev,
以便设备节点可以被创建或者消除。然后[3]在系统启动的时候,
所有的设备节点在/dev下被创建。
第[4]步要确定/dev是一个tmpfs文件系统(假定你的flash空间用光了)。
第[5]步创建/dev/pts挂载点,最后第[6]步将devpts文件系统挂载到这个节点上。
6.medv.conf配置文件
u盘插进去后创建了设备节点,但要读取内容要需要挂载分区,挂载分区可以在配置文件中实现
mdev.conf, 参考busybox-1.7.0/docs/mdev.txt文档
配置文件格式:<device regex> <uid>:<gid> <octal permissions> [<@|$|*> <command>]
device regex:正则表达式,表示哪一个设备
正则表达式30分钟入门教程
uid: owner
gid: 组ID
octal permissions:以八进制表示的属性
@:创建设备节点之后执行命令
$:删除设备节点之前执行命令
*: 创建设备节点之后 和 删除设备节点之前 执行命令
command:要执行的命令
7.shell脚本
linux shell 指令 诸如-d, -f, -e之类的判断表达式_ioszhanghui的博客-CSDN博客_linux-f
把命令写入一个脚本,然后用脚本路径代替表达式命令即可
如原命令为:sda[1-9]+ 0:0 777 * /bin/add_remove_udisk.sh
脚本名称:add_remove_udisk.sh。路径自己定,比如为/bin/add_remove_udisk.sh
#!/bin/sh /*#!/bin/sh代表这是一个脚本,使用shell*/
/*后面就是跟命令一样*/
if [ $ACTION = "add" ];
then mount /dev/$MDEV /mnt;
else umount /mnt;
fi
总结:
综合1-7点:
内核中支持hotplug以及在驱动文件写了echo /sbin/mdev > /proc/sys/kernel/hotplug后,插入设备的话,内核会自动创建设备节点,拔出设备,就会删除设备节点。
当设备节点产生时,mdev会去打开配置文件(/etc/mdev.conf),查询是否有相应的操作(正则表达式),有的话就会自动执行操作,用户可在配置文件中挂载设备节点。
hotplug机制创建设备节点,/etc/mdev.conf配置文件则是在创建节点后加载。拔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