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上午综合知识易错常考真题,及详细解答

2023-09-24 6 0

前言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上午考试,都是综合知识选择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每个人对于这一部分的备考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喜欢先看书,有的人喜欢做题目,有的人喜欢针对性的复习做题,推荐每天定量做复习题。做题的同时,您会发现每次几乎都能碰到与往年雷同或者相似的考题,所以要对常考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记忆,及在平时多总结及实践。

本博文,摘选于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上午真题!致敬1024程序员的节日!

嵌入式系统

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1)。
A.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B.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但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C.但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D.但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解析

在设计微内核OS时,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其中的“封装”,“继承”,“对象类”和“多态性”,以及在对象之间采用消息传递机制等,都十分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易修改性”、“易扩展性”,而且还能显著地减少开发系统所付出的开销。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与传统的操作系统相比,其优点是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充性,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其原因如下。
①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由于微内核OS的许多功能是由相对独立的服务器软件来实现的,当开发了新的硬件和软件时,微内核OS只需在相应的服务器中增加新的功能,或再增加一个专门的服务器。与此同时,也必然改善系统的灵活性,不仅可在操作系统中增加新的功能,还可修改原有功能,以及删除已过时的功能,以形成一个更为精干有效的操作系统。
②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由于微内核是出于精心设计和严格测试的,容易保证其正确性;另一方面是它提供了规范而精简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为微内核外部的程序编制高质量的代码创造了条件。此外,由于所有服务器都是运行在用户态,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采用的是消息传递通信机制,因此,当某个服务器出现错误时,不会影响内核,也不会影响其他服务器。另外,由于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所有与特定CPU和I/O设备硬件有关的代码,均放在内核和内核下面的硬件隐藏层中,而操作系统其他绝大部分(即各种服务器)均与硬件平台无关,因而,把操作系统移植到另一个计算机硬件平台上所需作的修改是比较小的。
③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由于在微内核OS中,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以及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是采用消息传递通信机制进行的,致使微内核OS能很好地支持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系统。事实上,只要在分布式系统中赋予所有进程和服务器唯一的标识符,在微内核中再配置一张系统映射表(即进程和服务器的标识符与它们所驻留的机器之间的对应表),在进行客户与服务器通信时,只需在所发送的消息中标上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的标识符,微内核便可利用系统映射表将消息发往目标,而无论目标是驻留在哪台机器上。

操作系统

若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程序正在将修改后的(2)文件写回磁盘时系统发生崩溃,对系统的影
响相对较大。

A.用户数据
B.用户程序
C.系统目录
D.空闲块管理

解析

操作系统为了实现“按名存取”,必须为每个文件设置,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专门用于文件的检索,因此至少要包括文件名和存放文件的物理地址,该数据结构称为文件控制块(File Control Block,FCB),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目录,或称系统目录文件。若操作系统正在将修改后的系统目录文件写回磁盘时系统发生崩溃,则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

虚拟存储系统

某虚拟存储系统采用最近最少使用(LRU)页面淘汰算法,假定系统为每个作业分配4 个页面的主存空间,其中一个页面用来存放程序。现有某作业的程序如下:
Var A: Array[1..100,1..100] OF integer;
i,j: integer;
FOR i:=1 to 100 DO
FOR j:=1 to 100 DO
A[i,j]:=0;
每个页面可存放200 个整数变量,变量i、j 存放在程序页中。初始时,程序及i、j 均已在内存,其余3 页为空

矩阵A 按行序存放,那么程序执行完后共产生(3)次缺页中断;

若矩阵A 按序存放,那么当程序执行完后共产生(4)次缺页中断。

(3)   (4)
A.50   A.50
B.100   B.100
C.5000   C.5000
D.10000   D.10000

解析

从题干可知,作业共有4个页面的主存空间,其中一个已被程序本身占用,所以在读取变量时可用的页面数只有3个。每个页面可存放200个整数变量,程序中A数组共有100*100=10000个变量。

存放时,每个页面调入的200个变量,刚好是程序处理的200个变量,所以缺页次数为10000/200=50。

而按存放时,虽然每个页面调取数据时,同样也读入了200个变量,但这200个变量中,只有2个近期需要访问的(如第1个页面调入的是A[*,1]与A[*,2]程序近期需要访问的变量只有A[1,1]和A[1,2]),所以缺页次数为10000/2=5000。

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的(5)阶段进行关系规范化。
A.需求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解析

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成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 需求分析: 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 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 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进行关系规范化;
  • 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储路径
  • 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系统的运行和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某数据库中有员工关系E(员工号,姓名,部门,职称,月薪);产品关系P(产品号,产品名称,型号,尺寸,颜色);仓库关系W(仓库号,仓库名称,地址,负责人);库存关系I(仓库号,产品号,产品数量)。
a. 若数据库设计中要求:
① 仓库关系W 中的“负责人”引用员工关系的员工号
② 库存关系I 中的“仓库号,产品号”惟一标识I 中的每一个记录
③ 员工关系E 中的职称为“工程师”的月薪不能低于3500 元
则①②③依次要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是(6)。
b. 若需得到每种产品的名称和该产品的总库存量,则对应的查询语句为:
SELELCT 产品名称, SUM(产品数量)  FROM P, I WHERE P.产品号= I.产品号(7);
(6)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B.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C.用户定义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D.实体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7)
A.ORDER BY 产品名称
B.ORDER BY 产品数量
C.GROUP BY 产品名称
D.GROUP BY 产品数量

解析

(6)①仓库关系W中的“负责人引用员工关系的员工号-->参照完整性
②库存关系I中的“仓库号,产品号”惟一标识I中的每一个记录-->仓库号,产品号当然指得是仓库和产品两个实体啦!
③员工关系E中的职称为“工程师”的月薪不能低于3500元-->有精确的数字,明显的

代码编程
赞赏

相关文章

使用RTL-SDR和Matlab Simulink玩转软件无线电(十二)
使用RTL-SDR和Matlab Simulink玩转软件无线电(十一)
使用RTL-SDR和Matlab Simulink玩转软件无线电(十)
使用RTL-SDR和Matlab Simulink玩转软件无线电(九)
使用RTL-SDR和Matlab Simulink玩转软件无线电(八)
使用RTL-SDR和Matlab Simulink玩转软件无线电(七)